影评:毁灭是重生的希望

《哥斯拉-1.0》被誉为史上最精彩的哥斯拉电影,刚夺下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互联网)
《哥斯拉-1.0》被誉为史上最精彩的哥斯拉电影,刚夺下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互联网)

字体大小:

世界影史上最经典怪兽角色之一哥斯拉,诞生70周年。而被誉为史上最精彩的哥斯拉电影《哥斯拉-1.0》(Godzilla Minus One),也刚在今年的奥斯卡击败好莱坞大制作夺下最佳视觉效果奖。

好莱坞版本里的巨型怪兽太可笑,唯有日本人真正能拍出哥斯拉的灵魂。

由山崎贵编导的这部《哥斯拉-1.0》去年底在日本和美国上映,预算仅1500万美元(约2006万新元),全球票房却达到1.05亿美元(1亿4040万新元)。叫座亦能得奖,但在亚洲仅在日本上映,据传是因为制片商东宝顾虑影片在亚洲引起争议,因此完全放弃亚洲市场。我到日本旅行时有幸观影,据悉蓝光DVD 5月1日在日本发行,希望能尽快引进新加坡,让本地影迷一睹为快。

哥斯拉倒下人类敬礼

《哥斯拉-1.0》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次大战之后,男主角的身份是驾驶零式战机的神风特攻队成员,但电影其实彻头彻尾反战。导演借着片中人物不断抨击当权者漠视人命、控制言论,甚至最后对抗哥斯拉的是民间组成的战队。当然,从作为侵略者日本人视角看战争,凸显战败军人的痛苦挣扎与狼狈现实景况,纵使有反省或忏悔,对曾饱受战火侵害的国家而言,也难免感到不是滋味。

《哥斯拉-1.0》讲创伤、希望与救赎,对照电影“被消失”的现实,显得有几分讽刺。

史前巨兽哥斯拉,因辐射污染而复活,是核子试验的产物。有着人力不可比拟的摧毁性,以及可怕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它,不存善恶,“摧毁”就是它的天职。也只有彻底毁灭后方得重生。

电影当中有一段,极少有人提及,在我看来却是全片最有意思最引人深思一幕。那是当哥斯拉终于倒下,所有人在它这最后时刻,举手敬礼的画面。站在对立面的双方,其实皆为战争受害者。

这幕致意,带着忏悔,也有几分同病相怜。从战败破落城市的断壁残垣堆里变异而生的哥斯拉,它的丑陋、它的强大,源于人类的愚昧行径。它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自己的罪孽深重。哥斯拉有多强,人类便有多可耻。所以,击溃哥斯拉的不是英雄,大家不过是在拨乱反正,是在赎罪自救。

绝望求生赢回尊严

心力交瘁仍要打怪,《哥斯拉-1.0》是绝望中求生的故事。

在战败后归零的国家,哥斯拉再现直踩东京银座,让满目疮痍的城市雪上加霜。但这次没有如上一部《真·哥斯拉》那样由当权者运筹帷幄,没让伪善的政客、官僚、自卫队说大道理,聚焦平民,让民间力量用仅剩的军事力量抗衡,强调的却不是至死奋战,而是如何存活。卑微却壮烈,更引起观众共情。

神木隆之介扮演的主角敷岛浩一,从来不是英雄。相反地,他从开场便如丧家之犬,因怯弱而逃避自杀式攻击任务,因一念之差没有射击哥斯拉而目睹同袍遭灭绝。回归故土,没在战争中死去的军人,从此活在屈辱与愧疚之中,陷入典型PTSD战后创伤后遗症,夜夜梦魇纠缠,无法走出阴影。和收留孤儿的女主角典子(滨边美波饰)意外组成家庭,明明两情相悦却自虐般拒爱。

神木隆之介诠释战败归国失去求生意志的神风特攻队机师。(互联网)

“我的战争还没结束!”敷岛浩一说,本不该活下去的人,怎有资格被爱和爱人?其后他重新坐上战斗机对战哥斯拉,为自己赢回尊严,求得救赎。从生不如死到为了未来而战,巨兽哥斯拉让活不下的人有了生存的意念。

怪兽海上对决成经典

虽谈不上深度,但《哥斯拉-1.0》当中的人物,比起《真·哥斯拉》至少有血有肉且个个讨喜。吉冈秀隆、佐佐木藏之介、青木崇高、山田裕贵等都有存在感,可惜影后安藤樱的戏份太少,演技无从发挥。

以特效呈现原汁原味的大怪兽,也是电影赢得民心的要素。哥斯拉从嘴里释放出放射性光束的“原子吐息”的经典“绝技”,片中三次呈现都极为震撼。尤以直踩银座那段,背鳍逐渐亮起,原子吐息伴随蘑菇云转身怒吼,画面必成经典。

海上对决,重现雪风号驱逐舰、高雄号重巡洋舰、震电战斗机等,大大满足了军事迷。一艘艘平民小木船列队支援,复制战争片《敦克尔克大行动》(Dunkirk)里令人感动的经典一幕,更添情绪煽动力。

这样的一部必须在电影院甚至在Imax影院欣赏的电影,没有机会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各地放映,总觉意难平。

东宝甚至推出了向1954年初代哥斯拉电影致敬的《哥斯拉-1.0/灭色》(Godzilla Minus One / Minus Colour)全黑白版,不是仅将彩色转换为黑白,而是重新剪辑及调整以营造恐怖纪实氛围,据说效果更具戏剧张力更为震撼。

看不到,总觉得遗憾,唯有等待哥斯拉下回卷土重来毁灭全世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