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可持续发展报告 ESG因素影响企业价值与投资者信心

新交所不久前针对如何把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标准,纳入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气候相关披露,展开市场公开咨询。(档案照片)
新交所不久前针对如何把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标准,纳入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气候相关披露,展开市场公开咨询。(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对上市公司财报的补充,可为投资者描述企业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方面可见的风险和机遇。但专家认为,不同行业和公司在ESG方面所认定的重要信息有所不同,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选择性”披露,投资者在审查时需留意报告是否经内部及外部机构的鉴证。

自2021年起,本地上市公司就已开始分阶段实施强制性气候披露,2025财年起,金融、能源、运输、材料和建筑以及农业、食品和森林产品行业必须披露气候信息,其他行业的公司则依据“遵守或解释”的原则披露气候信息。 

根据新加坡交易所要求,可持续发展报告须包括六个组成部分,即重大ESG因素、根据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进行气候相关披露、目标、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有关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董事会声明和相关治理结构,以及政策、管理和绩效。如果上市公司无法报告任何主要组成部分,则必须做出相应声明,并解释其替代做法及相应的原因。 

不久前,新交所针对如何把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简称ISSB)标准,纳入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气候相关披露,展开市场公开咨询。

研究企业治理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麦润田在与《联合早报》的采访中指出,ESG因素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和机遇,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它提供的信息是财报数据本身所无法提供的,但即便有了这些报告框架,公司在内容方面仍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仍然会报告那些让它们看起来不错的内容,甚至出现“漂绿”。

内部审查和外部鉴证可帮助提高可信度

“漂绿”是指企业和金融机构夸大环保方面的付出与成效的行为,在ESG报告中对节能减排等环境信息进行言过其实的披露。在金融界,“漂绿”的显著特点包括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宣传上夸大其词,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缺乏严格的界定,以及夸大绿色金融的环保绩效,或环保绩效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撑等。

麦润田建议投资者在评估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时,应该关注内容是否提到对ESG相关因素的评估如何推动公司的战略、风险管理衡量标准和目标。另外,还要看这份报告是否有内部审计师和第三方机构的外部鉴证,是有限鉴证(limited assurance),还是合理鉴证(reasonable assurance)。

不过,麦润田也坦言:“虽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些内部审查和外部鉴证可以帮助提高可信度,并最大限度的降低选择性披露和不正确披露的风险,但这仍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辉立证券首席股票经纪谭莹莹在与《联合早报》的采访中指出,投资者可以从一家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看出这家公司在环境、社会等方面做了什么贡献,但这些贡献并不一定能带来很多收入。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作用更多是彰显这家公司的社会责任感,让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未来有信心。如果从金融的角度来看,投资者还是应该要关注财报上的盈利等数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