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声:能源转型将是未来挑战 鼓励善用设计开创有效方案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与另12所海内外学府建立设计联盟,各学府代表首次齐聚新科大举办的设计创新论坛,与教育部长陈振声(左四)交流。左起为新科大候任副校长兼建筑与可持续设计课程主任戴礼翔教授、东京理科大学教授柿原正郎、京都科技学院教授津田和俊、浙江大学教授孙凌云、拉萨尔艺术学院副院长朴儒索坦曼博士、 南洋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邓渼蓉。(梁麒麟摄)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与另12所海内外学府建立设计联盟,各学府代表首次齐聚新科大举办的设计创新论坛,与教育部长陈振声(左四)交流。左起为新科大候任副校长兼建筑与可持续设计课程主任戴礼翔教授、东京理科大学教授柿原正郎、京都科技学院教授津田和俊、浙江大学教授孙凌云、拉萨尔艺术学院副院长朴儒索坦曼博士、 南洋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邓渼蓉。(梁麒麟摄)

字体大小:

设计不单能用来解决问题,也应该用于预知潜在问题。设计者须深入理解问题,对背景有宏观认识,而我国接下来在清洁能源转型上可善用设计来开创有效的方案。

教育部长陈振声星期三(5月15日)出席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举办的设计创新论坛,与海内外教育工作者分享设计与教育的观点。

他指出,因资源有限,新加坡的卓越发展也仰赖好的设计。设计的定义不单是创造一个产品或服务,也包括设计政策的考量,例如:如何通过房屋政策聚集不同背景的人。但设计不能一成不变,应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要让学生培养好的设计思维,他们首先要能深入了解问题,对我们身处的环境有宏观视角。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案,因此我们须了解新加坡以外的世界,以开发对新加坡和世界实用的方案。”

论坛主持人、新科大候任副校长兼建筑与可持续设计课程主任戴礼翔教授询问我国有哪三大问题、需设计方案时,陈振声对此提出清洁能源转型的挑战。

陈振声说:“在未来50年,新加坡的挑战在于如何破解能源谜题。这不只关乎生产更清洁能源。我们要如何设计建筑,抵抗城市热岛效应?……我希望我们能善用设计来帮助我国在能源管理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重新想象城市规划与设计,让我国善用海陆空的范围来打造一个可持续性的宜居城市;以及如何与世界接轨,在未来都需要好的设计方案。

他也鼓励设计者把设计工作提升到更高层次,“不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产品,也思考如何应用设计来预知问题、利用设计来发挥潜能”。

新科大与12所学府建立设计联盟 提升设计教育

新科大与12所海内外学府建立设计联盟(Design Alliance),希望促进设计教育的发展。大学之间将探讨学生和教员交流计划、让新科大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进行专题项目等。设计联盟也计划明年发布学刊,记录各校的设计教育心得。

除了本地的拉萨尔艺术学院和南洋艺术学院,其他参与的海外学府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京理科大学、京都科技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等。13个机构代表星期三首次齐聚新科大的设计创新论坛,讨论设计的运用与发展、人工智能对设计的影响等课题。

浙江大学教授孙凌云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人们能更轻易地集合各来源的信息,用于开发新的设计。设计教育必须鼓励学生有创新精神,根据社会面对的挑战开发方案。

拉萨尔艺术学院副院长朴儒索坦曼博士(Venka Purushothaman)说,学生须了解他们创作与设计的意义,思考作品对受众的影响,具备这样的意识对设计学生是必要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