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龙:新加坡将考察挪威 深海碳封存技术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五(5月3日),在瑞士圣加仑接受《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访问。(蔡玮谦摄)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五(5月3日),在瑞士圣加仑接受《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访问。(蔡玮谦摄)

字体大小:

全球越发重视永续发展,绿色领域提供新加坡人重大机会。我国多管齐下推进去碳化,接下来也会到挪威考察,了解当地的碳捕存项目团队如何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北海海底。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在瑞士出席第53届圣加仑研讨会(St. Gallen Symposium)后,星期五(5月3日)接受《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访问时透露上述观点与计划。

挪威2020年公布名为“长船”(Longship)的碳捕获计划,要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北海海底。陈诗龙说,我国到挪威考察的目的,是要了解当地团队如何把二氧化碳存入几公里深海底,以及如何监控二氧化碳泄漏风险等技术事项。

他指出,碳捕存的发展存在契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细安国家都越来越关注相关技术的研发。此外,我国也在研究地热能和核能等发电的潜力,进一步推动去碳化。

公用事业局正与美国大学和美国公司合作,将在大士兴建全球最大的海洋二氧化碳去除厂,建成后预计每天可从海水和大气层去除10公吨的二氧化碳。

目前,我国约95%的电力供应产自进口天然气。陈诗龙提及,我国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很明确,须思考的事项包括如何在未来20多年,把对天然气的依赖削减至低于三成。

为达到去碳化,推广碳捕存和核能等科技是公认的方式,但这些技术尚未成熟,需要大量的投资才能催发研究与实现商业化。陈诗龙指出,一些人或觉得本地对深度科技的风险投资相对保守,使实现经济规模相当困难,这样的立场未必不成立。

不过,他强调,推进研究与投资的努力一直都在进行,这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协商制定合作框架,提供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鼓励国人提升技能避免落伍

绿色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也迅速发展,陈诗龙说,一些技能可能在未来三至五年就落伍,使用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等方式提升技能至关重要。

他举例说,化妆品零售助理可以学习使用数据分析软件,根据顾客的年龄、皱纹数量等分析脸部结构,除了售卖单一产品,还可利用软件分析结果推荐更多产品;接受培训后,员工可以同时完成多个事项,延长职业寿命,也提高竞争力。

他重申:“人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员工,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是会被懂得运用人工智能的人取代。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劳动队伍接纳人工智能,鼓励接受相关培训。”

文化落差使人口变化挑战各异

陈诗龙指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人口变化趋势并非独有,我国也面对相同的变化,但基于文化差异,例如我国更重视家庭为核心,以及提倡孝义等价值观,因此面对的挑战不一样。

他举例说,时下年轻人为追求个人事业与成就,往往更迟结婚生子;为此,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产假和陪产假,以及学前教育津贴等,希望鼓励年轻人提早组织家庭。

陈诗龙提到,汉堡大学博士生阿罗拉(Raghav Arora,27岁)星期四(2日)在圣加仑研讨会一场座谈会上的提问,似乎出自对事态的厌倦。阿罗拉当时问:“社会提倡无止境创新究竟是在追求宏观目标,还是盲目追求?”

陈诗龙认为:“人类社会的核心是创新。我们不断创新,期许研发或能使这一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后代能享有更优质的日子。”

至于新加坡青年是否陷入厌倦状态,陈诗龙认为,本地青年须兼顾的事情很多,尤其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或觉得难以抵受。他说,在纷扰世界更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方能看清楚事态。

他提醒青年,切勿单凭社媒上的15秒视频,或民粹主义的贴文就形成意识形态,因为内容制作者很可能是试图吸引眼球,刻意影响思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